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从2019年5月开始,大田县教育局会同县社区学院、妇联采取“112+N”工作模式,即打造1支队伍,建立1个资源库,采用2线并行活动方式,推出N个选题菜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菜单式”家庭教育列入福建省终身教育实验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
队伍建设择优选精,家庭教育实现“菜单式”
一是打造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制定《大田县家庭教育讲师团县级讲座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精选专业讲师46名,其中:二级心理咨询师16名,获家庭教育专项职业能力认证30名。先后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秀清、省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陈子玲、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员陈明兴等专家到田开展专题培训,分批次选派讲师到福建教育学院、福建开放大学进行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度。二是打磨家庭教育资源库。每学年的暑假按照幼儿、小学、中学分组集训,集体备课、试讲,反复打磨宣讲内容,提升课程质量。李新华老师《如何面对电子产品》课程获得省妇联举办的家庭教育宣讲比赛一等奖;陈春娥老师《关于语言的力量》课程获得省妇联和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举办的宣讲赛二等奖。三是打出家庭教育N个“菜单”。每学期初,由教育局下发《大田县家庭教育讲师团公益讲座菜单》,供学校、社区“点单授课”,提供“点餐、套餐”服务,如:《学会时间管理 告别拖拉磨蹭》、《家长如何应对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等“菜单”及“考前心理辅导+家长辅助孩子降压”的套餐课程等。已建立公益讲座“菜单”199个,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550多场次,受益家长8.5万人次。
宣传渠道双线全媒,教育模式实现“立体化”
一是“线下+线上”同步发力。线下定期开展送教到校、父母成长公益课堂、家庭教育工作室研训活动,全面开展家庭教育辅导工作。开展优秀家庭教育微讲座视频征集活动,营造良好线上氛围,共收到微讲座视频63个,依托县融媒体公众号进行网络投票,访问量达15万人次,受到广大家长好评。二是“传统宣教+新媒体”同向发力。向家长发放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引导家长依法科学带娃。依托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沐阳工作室等开辟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教育平台,通过小视频、直播方式引导家长持续进行家庭教育学习。三是“普及宣传+问诊治疗”携手发力。探索“普及宣传、问题收集、个体面诊、后续辅导”工作模式,用普及宣传打开家庭教育覆盖面,收集家长面临的个体问题,服务中心进行把脉问诊、方案制定、问题解决。已面诊300余人次,解决个案85起。
教育成效提质扩面,家校社实现“共成长”
一是完善“家校社”体系模型。建立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明确行政单位任务清单、家庭教育实施路径、宣传引导活动载体,形成科学育娃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推进“家校社”学法懂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融入课程,推动家长自觉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和义务,有效发挥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提升“家校社”家教意识。“菜单式”家庭教育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精准投放课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人知识和技能、树立正能量的教育本质,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及孩子健康成长。2023年7月12日《三明日报》以《“菜单式”家庭教育 护航孩子健康成长》为题作专题报道。2024年8月,该案例被市教育局入选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试点县。
供稿:大田县教育局
审核:综改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