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系列报道】永安市巴溪湾小学:“总校制”办学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市教育局综改科 时间:2025-01-09 09:30

  永安市巴溪湾小学深入践行国家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积极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号召,勇立潮头,将“总校制”办学模式置于核心位置。2015年9月1日,永安市巴溪湾小学正式成立,开启教育新篇章2021年9月1日,巴溪湾小学分校启动招生,办学规模初步扩大2023年8月,永安市第二实验小学更名为巴溪湾小学第二分校,总校制深化实施,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管理融合,引领总校制新篇章。一是构建高效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总校校长亲自挂帅,每年至少主持四次联席会议,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及具体举措进行深入审议,并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总校紧握统筹大权,对分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绩效评价、教师调配及建设项目实施统一且灵活的管理,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全方位保障机制。为确保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学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经费、政策、教师流动保障机制。明确教师流动办法,规定同学段与跨学段教师互派比例分别为5-10%、3-5%,分校成立之初,总校更是派遣优秀教师和中层干部全力支援建设。同时,设立专项基金,统筹编制与职称评定,确保教育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三是创新实施同堂双师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班级教学界限,教师入驻教室,与学生融为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沟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间即时交流心得,相互取长补短,不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更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水平共享与互补。 

  教研融合,助力教学质量提升。一是精心构建互动教研新体系,铸就教育新高地。总校成立教学研究室,引领教研新方向,总分校间每月紧扣一核心主题,开展深度互动达百余次。依托冯洪丹青年教师孵化室及张孝芬、陈莉丽、高函等名师工作室的坚实平台,每学年成功举办公开课展示50余场、教师技能考核30余次、新教师汇报课20余节、青年教师晒课100余节、作业设计大赛10余场,教研活动丰富多彩。结合分年段、分学科的集体备课与名师讲座20余场,全面激活教研氛围,90%以上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显著增强,专业素养稳步提升。二是强化教学规范指导,筑牢教学质量基石。每学期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及日常教学规范,参会率达100%。通过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进一步细化教学要求,明确教学方向。利用教研活动平台,分享优秀班级教学经验20余篇,对薄弱学科和班级实施推门听课与课堂质量会诊30余次,为教师答疑解惑,提供精准指导,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培青融合,展现教师培养成效。一是全面深耕青年教师培育,打造学校发展新引擎。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新生力量,其成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未来与后劲。为此,学校特设冯洪丹青年教师孵化室,总分校紧密联动,共同实施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计划。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共建课程资源库,有力促进了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与资源的广泛共享。每位青年教师均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及时纠正成长中的问题。同时,通过设定阅读、写字、朗诵等常规作业,以及每周的打卡活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基本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建设教师梯队,助力教师全面成长。学校为青年、骨干、名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量身定制了三年发展规划,鼓励教师自我严格要求,勇于创新突破。目标直指三年内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或学科带头人。同时,学校大力倡导集体备课制度,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与力量。在资源共享与思维碰撞中,教师们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携手书写教育新篇章。 

  活动融合,“双减”工作成效斐然。一是课程多样化,打造学生全面发展基础。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不仅常态开设了涵盖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领域的12门丰富课程,还精心打造了超过40项课后服务活动,参与学生覆盖率高达95%,有效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二是活动联动,搭建共筑成长之桥。总分校紧密合作,同步举办了劳动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及春秋游等五大活动。这些活动以体育、美育、人工智能等为载体,吸引了全校超过90%的师生参与,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三是劳动实践,培育新时代劳动新苗。第二分校创新举措,特建占地10余亩的劳动基地,将学科教学活动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五耕”教育活动——近200名学生亲身体验农耕过程、深入品味农耕文化、精心描绘农耕美景、尽情品尝农耕硕果、积极传承农耕爱心,学校深入推进劳动实践教育。据统计,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劳动技能提升率高达85%,同时,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和热爱度也显著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价融合,展现育人成效。一是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学校实施多层次评价,形成“总校主导,分校特色”的师生评价模式。学生评价日积月累,老师年度考核与“七者”好教师评选并重,激励师生共成长。二是融合特色教育理念。分校在传承总校生命拔节理念基础上,融合七德育人与三生六步教学法,打造同堂双师六模式及学生行为养成“十二好”。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与文明礼仪均获显著提升。三是创新育人举措。第二分校依托“礼静净大樟树”体系,实施《大樟树孩子评选》与《红领巾争章》,以少先队争章排行激发学习动力。通过“一日常规”评比,强化行为习惯教育,形成“三别四带五无”道德规范,集体力量引导学生规范行为,多措并举促成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