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最基本、必备的项目。明溪县坚持“山区小县办大教育”目标,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逐步构建“用活机制、盘活课程、激活师资”科学教育工作模式,通过科学教育激发学生动手、用脑、实践、创造等学习力,实现课程减负、学习提质,让科学教育成为孩子撬动未来的支点,实现全县课后服务科技教育。
用活机制“内动力”,保障减负提升
一是建立“要素+”机制。持续配齐科学教育保障要素,坚持做到“科学活动优先保障、科技经费优先投入”,将科学教育保障写入《明溪县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6)》。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科学教育资金近200多万元,配足科学实验室、VR体验室、信息与劳动教室等科学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教育场所。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围绕“五育并举”评价体系,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力行”教育、“明伦”教育、“滴水”教育等现行评价体系,将科学素养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增加动手操作、实验素养、课外实践、科学素养测评等维度的评价,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科学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三年来,全县学生科学素养测评合格率由90%上升至95%,优秀率由88.5%上升至93%。三是强化“项目+”机制。城区学校形成“3456科学教育”“多元分层”课程、科学教育“四曲”联弹、“科学+”跨学科融合项目化学习机制,同步建立“海陆空”全域一体、“科技+”人工智能、“滴水科技”课后服务科技教育品牌。第二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福建省首批航天特色校”“福建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
盘活课改“新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一是课程管理“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国家课程,将科学课程落实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内容,加强科学课常态化规范管理。关注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科学信息课等环节,开发低、中、高三个综合科学实践课程体系,以“基础体验”“兴趣培养”“自主探究”三个层次,实现“趣”“简”“实”的减负高效课堂。二是课后服务“全覆盖”。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通过“总校制”办学改革,不断扩大辐射半径,在硬件、课程、师资方面形成帮扶机制,直至村级小学实现全覆盖。全县建立创客活动、无人机、编程机器人、3D作品制作等内容的课后服务科技项目26个,覆盖课后服务班级170个。《打通课后服务科技教育“最后一公里”》入选第七批省“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并被福建日报东南网报道;《探索“科技+”课后服务新模式》案例入选三明市科学教育融入课后服务典型案例。三是竞赛平台“全场域”。以学生创新创造、思维训练为素养目标,逐步建立“海陆空+电子信息”的“全域一体”化竞赛平台,坚持每年举办科技竞赛、海陆空模型比赛、创客竞赛、电子百拼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8届,40个项目比赛,参与师生达3000余人次,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高级别科技比赛,获得国家、省市竞赛团体奖项320项,2600余人次。
激活教改“干细胞”,建强学科团队
一是自我造血,配足师资。以专职教师为引领,建立“先上带后上”的教研模式,带领兼职科学老师逐步向专职学科教学素养转变,建立科学教师考评激励机制,逐步解决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不足问题,实现兼职变专职,人人都是科学老师。目前,全县专兼职科学教师170名,能较好满足学科教学及实验教学需求。二是外部输血,社会补延。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当地科技局、三新产业、退休老教师、非遗传承人等社会师资优势,聘请18位社会热心人士作为学校校外科学辅导教师,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开设鸟类保护、红豆杉植物保护、肉脯干制作中的科学等课程20余项,累计授课100多节,受益学生4000多人次。三是全面活血,均衡发展。依托县科学指导组,建立科学教师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作用,通过“科技送教下乡”“科技特派员”“科技手拉手”等活动,深入乡村学校开展科技送教下乡20余次,受益师生500余人次,有效促进城乡科学教育均衡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