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和顶梁柱,他们的专业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宁化县连冈小学历来把青年教师的培养管理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制定目标,师徒结对,搭建平台,集体协作等方式,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使青年教师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保障。
制定目标,明确方向
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每学年初,学校指导青年教师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学年发展规划和三年专业发展规划,从优势与不足正反两个角度分析个人专业成长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再确定专著研读、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纳入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目标和规划的制定有助于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体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
师徒结对,引领成长
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群体的影响和组织的支撑。为促进青年教师加快成长,学校每学年都会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
一是举行结对仪式。每学年初,让入职近三年内的新教师与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结成师徒,通过以老带新,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每位导师结对指导一至两名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导师与青年教师共同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对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等进行全面指导。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帮助他们解答教学中的困惑,对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建议。通过一对一的言传身教,使青年教师迅速地掌握实际教学能力,适应学校教学工作。
二是坚持听课制度。为了让师徒结对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建立“师徒结对听课”打卡微信群,师、徒听课后在群内打卡,有问题在群内交流。青年教师通过听导师的课,学到了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导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三是成立导师团队。分科目挑选教学经验丰富的各学科带头人组成导师团队,团队教师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在校园内形成了一带一,一带多,多带一的“传帮带”氛围,团队之间互相交流,助力每一个青年教师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再上一个台阶。
搭建平台,提升技能
为使青年教师更快成长,学校多方创设机会,搭建平台,给青年教师更多的学习、表现的机会。
一是培训形式多样化。每周三晚上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包括政治学习、师德师风、新课程标准、专业理论、集体备课、班主任工作等多个方面,帮助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的初期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学期有计划地派出青年教师到省、市、县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每半年外出40余人,观摩优质课,听取专家讲座,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同时,用心承办市、县级教研活动,让更多的流动导师来校传经送宝,多渠道、多方式地培养青年教师。
二是专家引领促提升。学校每学期定期邀请宁化师范附属小学特级教师赖承栋老师及进修学校专家来校指导每年度20余人,每学年入校10余次,请专家们针对大单元教学、新课标理念、教师基本功等作理论讲座,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通过专家深入课堂听课、课后评课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三是竞赛比拼强技能。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如三笔字比赛、普通话比赛、课堂教学比武等,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
集体协作,共同提高
一是借助研备活动。每周三、四、五下午固定开展教研活动,重点是集体备课,在备课中突出集体智慧,由导师引领,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阐述,再经过同伴讨论,青年教师归纳整理,使教学设计成为青年教师、导师、同伴共同智慧的结晶。第二个活动是专门就青年教师平时教学中积累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通过讨论、交流,让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二是借助外来力量。抓住与上海嘉一附小沪明山海协作机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跟上去”双向奔赴学习机制,线上教研、线下交流的方式,每月一次线上交流,根据上海嘉一附小推送的资源与年段,至少每月两个年段的20多名对口教师参与。通过教务处、教研室与上海嘉一附小职能部门“一对一手拉手”结对交流的方式,拓宽教研和赛事平台,双方学校联合开展多方面、多渠道的互动模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几年来,通过对青年教师坚持不懈的培养,该校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盘活了学校人才资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持续提升。下一步,宁化县连冈小学将继续致力于优化教师培养机制,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