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系列报道】三元区:“五举措”推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市教育局综改科 时间:2024-01-05 16:59

  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课后服务责任。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三元区各校积极推进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工作,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5+2”全覆盖、“2+N”课后服务模式全覆盖优化“一校一案”,组建课后服务“师资库”,以多元的课后服务课程重塑育人新生态。 

  装好政策“助推器”,让课后服务“破局出圈”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落实《三明市深化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不高问题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工作方案》精神。持续优化升级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制定每学期教学计划,做好课程安排、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学生安全等工作。 

    

      

  二是成立工作专班。区教育局成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由区委宣部、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等22个部门组成,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协调推进“双减”工作。 

  三是强化部署动员。召开全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点题整治”工作推进会,指导义务教育学校结合学生需求、借鉴先进做法,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意见征求反馈机制、“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内容公示制度及公平公开的选课机制,从学校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再部署,推进再落实。 

    

  二、搭好育才“大舞台”,让课后服务“课程出新” 

  三元区全面推行“2+N”课后服务模式(“2”即作业辅导和体育活动2项基本服务,“N”即学校结合优势特色、学生需求开展科普、文艺、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类拓展服务)。2023年暑期,全区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23所,受益学生0.64万人2023年秋季学期,开展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46所,自愿参与学生4.77万余人,参与率95%,参与服务教师、志愿者数达2609人。 

  一是以文铸魂,书香筑梦依托“书墨校园”建设行动,开展全科整本书阅读、亲子共读、写字教学等阅读课程,以激发学生阅读、书写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营造浓厚氛围为目的2023年全科整本书大阅读全面开展,11所学校成为省级基地学校。 

    

   

  二是以体育人,健康成长各校全面开展“强健体魄”健康行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将特色活动融入课后服务,篮球、乒乓球、棒球、武术、啦啦操等项目,通过课后服务在校园中普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了学生健康,也为下一步的专项练习打好了基础。 

    

  三是以德启智,向美生长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使课后服务链接传统文化。总结完善“长课+短课”“课内研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四是以创争优,赋能未来。校把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项目,广泛开展各种科普教育、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教师通过整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科普教育”专栏资源,为有科学特长的学生开辟了一条快速学习通道。 

     

  五是以艺启智,向美生长。深入开展“美育浸润”品牌创建行动,各校充分挖掘和利用艺术本身的独特魅力,开设器乐、合唱、舞蹈、主持、表演等艺术类课程,将课后服务打造成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 

    

    

  三、打造育才“师资库”,让课后服务“能力出色” 

  一是挖掘教师资源。利用本校资源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校外培训机构”“群团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等校外资源引入校内,形成学校内部与校外组织协同,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印发《三元区教育局关于加强课后服务外聘教师管理规定》,从外聘教师的引进、教学管理、课酬等做出规范要求 

    

  二是保障教师待遇。全面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课时补助。区财政配套课后服务专项补助资金,2022年参照市财政给予市属学校的补助标准,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确保各校课后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关爱教师福祉。出台《三元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关爱工作的通知》,对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实行“弹性坐班”等9项举措,区属各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出台学校具体关爱工作实施方案,提升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四、把握监管“标准尺”,让课后服务“成果出彩” 

  一是完善监管机制。将课后服务纳入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办学质量评价、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建立课后服务评先评优奖励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课后服务专项绩效工资分配和课程评优、淘汰退出的依据。 

  二是畅通监督渠道。公开课后服务“点题整治”工作开展进度及监督方式,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依托12345平台等渠道,及时回应反馈群众诉求,定期收集整理形成工作台账“线索台账”。2022年至今,全共受理12345平台有关课后服务方面诉求件100余件,满意率100%。 

  三是常态长效监管。“双减”工作专门协调小组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常态化开展课后服务日常监管,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真调实研推动真学实做、真查实改、真谋实干,努力把“问题清单”真正转化为“成果清单”。 

  五、立好宣传“风向标”,让课后服务“典型出榜” 

  一是培育新动能。落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推广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典型案例的通知》,遴选12个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方面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同时,遴选优秀典型案例向市、省、部级推送。教育部“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刊发《“双减”改革各地动态》,点名表扬了沪明小学开展“书包不回家行动”,“书包不回家”行动案例入选省教育厅“双减”案例 

  二是成就新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各级主流媒体教育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宣传推广课后服务典型经验做法。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映华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作《减轻家长焦虑,“堵”“疏”结合推进“双减”》专题访谈。福建省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首届论坛及教学开放活动的《论文汇编》,刊登《减负增效“双减”双赢——三元区第二实验学校“双减”“148”工作机制》经验介绍截至目前,全在县级以上各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有关课后服务报道20余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