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安市实验小学立足课堂实践,围绕教改项目《构建“以图导读”语文主题阅读课堂教学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学校于2019年11月通过福建省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中期评估验收,获得三明市“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完善设计,明晰目标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整体架构。推进课题《“以图导读”语文主题阅读课堂教学研究》(“图”指的是采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使用的教学策略——思维导图,串联、归纳、展现阅读的脉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整体架构,课堂上以“三维阅读”的教学模式具体呈现。其中三维指的是:一维,梳理、总结语文单元主题【5分钟】;二维,具体分析、概述单元课文的内容、写法、表达等【20分钟】;三维,拓展阅读与单元主题关联的课外文本【15分钟】)。
二是明晰目标,整体施教。语文教研组围绕实施目标,整体施教。以单元主题为核心,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探究文本;带着学文的方法,辅以主题相似的课外文本,以文习文,进行课堂拓展阅读,并相应地通过学生的作品呈现学生的阅读成果。这一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策略及拓展阅读方法,相对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不再是单一的“教教材”,而是在有机地“整合教材”;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在“读教材”更是在“学文化”。
多措并举,成效凸显
一是读学结合,理论先行。教研组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并开展读书汇报会。针对主题阅读的七大课型及每个课型的特征性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以具体案例为介,从阅读中汲取主题阅读教学的养分,增强“以图导读”主题阅读课堂教学的“三维阅读”教学模式。
二是专题讲座,认识课型。教研组长在认真研读《让每一位儿童都成为读者》和七大课型学习的基础上,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对七大课型做详细介绍,让参加研训的教师们对七大课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便于实际教学中顺利开展教改实验。
三是借力信息,丰富认知。教师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以“通识培训、精品课例、年级课件”等学习栏目,丰富和充实的开展主题阅读学习。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开展主题阅读项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活动中,观看专家们的精品课例,用思维导图梳理笔记、展示和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是主题观摩,实践探索。围绕“以图导读”,构建“三维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以课堂为教改主阵地,开展主题教学观摩活动,以教促研,以研促教。通过主题观摩展示、议课、评课等活动,让老师共同参与,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在探究中完善指导实践。
五是诵读活动,书香浓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们推荐相应的读本,实现让教师在学校“扶”孩子,家长在家里“帮”孩子。通过开展师生诵读、生生诵读、亲子诵读、你读我诵等活动,激励带动更多学生养成爱读书和读好书的习惯。同时,利用晨会时间诵读相关读本,请家长录制亲子诵读,生生诵读视频等方式,丰富阅读手段。学校不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诵读作品,浓厚校园阅读氛围。

辐射引领,形成特色
一是形成模式,打造特色。“构建‘以图导读’语文主题阅读课堂教学研究”教改项目建设以来,学校加大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力度,把“三维阅读”模式研究纳入工作计划、教师年度考核实施方案等制度中,逐步形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单元主题的引领下,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和课外阅读文本的拓展,反映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历程,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阅读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促进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提升。

二是辐射引领,形成效应。“构建‘以图导读’语文主题阅读课堂教学研究”在江雪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形成了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一大亮点。项目团队教师到省内外等地开展“以图导读”主题阅读培训,以“课例+讲座”的形式对主题阅读教学进行经验分享。江雪老师还应邀参与福建省乡村教师素养提升工程省级培训、“国培计划甘肃省特岗教师访名校项目”进行主题阅读教学交流、送课和讲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