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系列报道】沙县区: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来源:市教育局许林海 时间:2023-03-07 15:03

   2022年,沙县区以全域性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建设教育强区为驱动,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率先启动全省首个智慧教育项目。按照“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建设思路,构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沙县智慧教育生态。

聚焦优质均衡:以城带乡,共建共享

  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沙县区进一步深化落实“总校制”办学改革,以数字化之力,加速解决基础教育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资源配置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等问题,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借助“双师课堂”建立“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乡镇薄弱学校。围绕中考复习专题,沙县一中可利用“三个课堂”设备同步为城区初中学校开展专项衔接复习指导教研活动,共享优秀教育资源;针对乡村校音乐课开不齐的问题,城区学校可借助美育教学平台与专递课堂为乡镇学校学生授课,即便青山相隔,仍可透过大屏共享“五育”教育资源。 


聚焦课堂改革:精准教学,因材施教

  依托智慧教育平台,为全区提供小、初、高优质教学资源超71.8万条,新高考、新中考精品试题资源100.5万道,学科专题课程资源29328份、德智体美劳等优质资源9535份,建成了全区丰富的资源库,为城乡、校际课堂质量提升提供支撑。在沙县一中,推动智慧课堂与教学深度融合,助力教学向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高效型课堂转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沙县区为全区中小学学校提供了备授课系统,通过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数据与资源,实现课前有效预习、课上及时评价、课后个性化练习以及资源拓展,从而形成教学数据循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聚焦“双减”:减负增效,五育并举

  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沙县区不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引入课后服务管理系统,学校依托平台智能选课排课等功能,实现对综合实践课程、手工类、艺术类等社团课程高效管理。同时,将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学习制作和相关作品,留存在课后服务大数据中心看板中,供学习参考,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沙县区翠绿小学通过智能选排课提升学校教务管理效果,仅需17分钟就能完成每周的校级排课任务,并智能整合了20余间教室,调动了60名校内教师,共计开设60门校内的课后服务课程,提升资源应用效能。平均每周参与5天课后服务的学生达99.81%,日均课后服务时长达120分钟,课程满意度达99%。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