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近视防控屏障 共同呵护光明未来
来源:中国近视防控 时间:2024-11-10 19:57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多次就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近视防控关键阶段、推动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更快下降作出重要部署。《通知》要求明确、层次清晰、针对性强,提出八项具体举措,提出量化标准,着力指导抓好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工作。

抓好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

要严格落实“一增一减”。

    研究表明,户外活动防控近视的作用与暴露时间和光照强度有关,室外较高的光照水平会促进眼睛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延缓眼轴增长,起到预防近视的效果。户外活动分泌的多巴胺等激素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通知》强调要创造条件保障幼儿和小学生充足户外活动时间,强调户外活动对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极端重要性。据统计,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使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强调“户外”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激发孩子运动兴趣,达到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预防多种疾病的目的。如果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能保证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也可以多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补齐,如家长要充分利用放学、周末和节假日等时间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确保户外活动时间充足。

    《通知》明确提出了“落实“双减”政策,强化教学管理”的要求,这是落实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强调落实“双减”政策,不仅彰显了教育部门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更体现了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和切实保障。要通过狠抓政策落实,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避免学生因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而影响眼健康。这有助于引导老师和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非单纯追求成绩和排名,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抓好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

要加强宣教提高防控意识。

   科普宣教是提高公众近视防控意识的有效手段,也是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关键措施。近视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要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近视防控知识,让更多人了解近视的危害和科学防控的方法。

   《通知》将通过学习掌握科普知识、改变“重治轻防”观念、树立正确意识作为近视防控的重点。家长是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应充分认识近视的危害,了解近视成因和预防方法,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主动定期监测孩子的视力。发生近视后要带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并遵从医嘱进行科学干预和矫正,控制近视发展。

    学校是近视防控的重要阵地,应当将近视防控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中,按照《通知》要求落实“五项”管理,帮助孩子积极预防近视发生发展。学校和家长要携手合作,将科学的用眼习惯潜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学习生活中,贯彻落实《通知》明确的“六个一”要求,加强视力健康教育,引导孩子遵循“一拳、一尺、一寸”的原则保持正确坐姿,严格监管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避免过度用眼。光线过强或过暗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在较暗的光线下近距离读书写字,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应当依据《通知》,主动改善视觉环境,保障孩子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学习。

抓好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

要加强视力健康监测预警。

    视力发育是一个复杂且持续进展的过程,定期视力监测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进而寻求个性化、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

    《通知》要求幼儿园每半年开展1次视力监测,这对于保障儿童眼健康至关重要。儿童在学龄前阶段,视力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弱视、斜视、屈光不正等一些视力问题可能在早期并不明显,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长期影响。每次视力检测后,幼儿园要将视力检测结果及时告知家长,引导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视力状况,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小学也要按照《通知》要求建立视力定期筛查制度,筛查频率每学期不少于2次。要注重视力健康档案的规范性,通过系统的视力监测数据,帮助幼儿园和小学更科学地管理孩子的用眼习惯,制定合理的视力保护计划,为孩子长远的视觉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副团长,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集团总院长 瞿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