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巨大的变化。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持续攀升,儿童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持续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等因素导致近视发生呈现低龄化、严重化趋势,对孩子们未来的个人发展有很深的影响。2024年9月教育部印发通知,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呵护孩子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9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活动内容的一方面就重点强调了“前移近视防控关口”,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幼儿园作为近视防控“第一道关口”,把小学作为近视防控“最重要阶段”,强化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很多人可能对近视防控和远视储备之间的关系不太了解,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远视储备的二三事……
什么是远视储备?
大多数新生儿眼睛的屈光度处于远视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远视眼。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眼睛也会逐渐发育,眼轴逐渐拉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趋于正视,这一过程称为正视化,而这一变化过程所存在的远视度数大小即称为远视储备。如果眼睛正常发育,到长大成人后远视储备还没有消耗完,就不会发生近视;反之,远视储备过早消耗殆尽,而眼睛仍在继续发育,则会步入近视的领域。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远视储备值推荐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储备的数值也在不断减少。正常情况下,3岁前的儿童应该有+3.00D的远视储备;而到了4—5岁,应该有+1.50D— +2.00D的远视储备;而成长到12岁左右,也仍应保留有+0.50D的远视储备。当远视储备储备量不足时,即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时,常提示我们近视发展的可能。类比手机电池的充电,远视储备不足就是临近关机的黄色、红色电量,在不断提醒我们“小心近视啦!”
什么是近视前驱期以及为什么关口前移很重要?
近视前驱期即远视储备不足,是指儿童经过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后,虽然还未发生近视,但远视储备已低于正常年龄范围的下限,此时的儿童是近视发生高危群体。经相关研究发现,近视前驱期是近视前的“冲锋号”,在这段时间里眼睛的屈光度以及眼轴的发育变化最快。根据目前国内近视防控的现状发现,6-18岁儿童青少年绝大部分远视储备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策略上必须向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前移预防关口,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必须牢牢把握住眼球发育的“缰绳”,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孩子们的近视发展。
如何检查和理解远视储备?
睫状肌麻痹验光是测量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的金标准。睫状肌麻痹验光即我们常说的散瞳验光,它会带来畏光、视物模糊等一定时间的副作用,在无条件开展睫状肌麻痹时,也可通过定期监测眼轴(AL)和轴率比(AL/CR)的变化,辅助估计远视储备量及消耗速度的情况,但仍然建议儿童们首次验光检查远视储备选择散瞳验光。
散瞳后的验光结果常提示远视储备的大小,比如一个6岁的孩子看视力表查视力发现裸眼视力不佳,而散瞳后的验光结果为+0.50D,对比屈光度推荐值发现偏小,这提示远视储备不足,可能有近视的风险。而如果散瞳验光后结果为+1.50D,则说明远视储备是正常的。但仍需积极复查,做好近视预防工作。
如何保持远视储备、预防近视?
近视防控的关键在于"防",预防近视的发生是重中之重,远视储备的影响因素从饮食到环境涉及方方面面,我们也有许多能做的措施:
1,从小建立屈光档案,积极做好视力监测,每6-12个月检查一次,可根据严重程度缩短随访间隔,积极配合医生指导采取有必要的干预措施。
2,减少电子屏幕的使用,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间隔,2岁前儿童不应使用电子产品。一般建议使用时间一次不超过15分钟,一天不超过两次。
3,应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每天应当有超过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这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还能明显改善身体素质。
4,应有健康的饮食搭配,保持营养均衡,学龄前儿童应该少吃甜食。
5,保持好日常的用眼距离,减少持续用眼时间。
6,对远视储备不足,高近视风险的儿童群体,可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点眼干预。
7,对远视储备不足且有父母近视遗传背景的儿童群体,可使用低强度单波长红光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