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 推动校外培训治理落地见效
来源:市教育局规划科 时间:2022-12-21 08:52

永安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工作部署,坚持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推动,统筹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综合施策,全面推进“双减”工作落实,推动校外培训治理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充分发挥“双减”协调机制作用,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闽教监管〔2022〕3号)文件精神,市教育局会同文旅局、工信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完善市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依据部门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乡镇(街道)、社区运用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工作机制,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制度、黑白名单管理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督导通报制度等长效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提升治理实效。 八月份召开永安市深化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工作会议,明晰工作职责,教育部门牵头做好统筹协调,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具体负责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文旅、科技等部门负责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形成各部门根据职能,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九月份根据永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赋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部分行政处罚权的决定》(永政规〔2022〕3号)和《永安市赋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部分行政处罚权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永安市教育局与十四个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部分行政处罚权的赋权事项承接确认书,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保障机制,有效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二是源头上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要求各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注重提高课堂效益,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让不同的学生均获得不同的发展,同时在校内实施“2(课业辅导、体育锻炼)+2(墨香书香)+N(科学、艺术、劳动、人工智能等)”课后服务,还引进非学科类证照齐全的机构优秀教师作为课后服务的师资,提升学校科技类、体育类、艺术类办学水平。让学生在校内与同学相互点拨、启发、共学,也推行混龄式学习,学生向其他同学讲解知识、传授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注重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智商、情商、逆商。

三是健全政策保障体系。规范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分类鉴别,组建校外培训学科类鉴别专家委员会,对不明确属于学科类的培训项目进行鉴别确认,坚决防止个别机构“钻空子”“打擦边球”,以“非学科”之名行“学科”之实,实现分类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培训行为,严限培训时间,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严查培训内容,严禁超标、超前、超范围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格师资管理,严把教师资质关,严禁学校教师和境外外籍人员在培训机构任教。推动落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政府指导价收费政策,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四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落实教育部要求,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平台”)全面应用,将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含线上、线下、学科类、非学科类)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切实做到培训机构法人、证照、资金、人员、材料、课程等信息伴随式采集、及时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错漏,推动实现课程买卖、缴退费、咨询投诉、执法监督等全流程管理,更好地为家长和机构服务。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及时填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动态数据信息,做好新增学生信息项目录入及平台线上售课工作。定期核查培训机构平台数据,确保平台填报数据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是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完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长效机制,部署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和联合执法,全面摸清校外培训机构的情况,分类施策、疏堵结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于违规办学的机构,由相关职能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多次违规、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依法依规责令其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市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采用联合检查和部门巡查等方式开展督查工作,出动212人次,检查机构199次,督促整改问题13个,发现2所非学科类培训机和1所托管机构构违规向家长推荐幼小衔接课程,已勒令该机构立即停止该行为。畅通举报渠道,通过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加强日常监督、发布举办电话、12345平台收集举报线索等方式,通过媒体网站发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白”名单2所、“黑”名单1所),配合公安部门、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对龙岩市英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三明分公司违规行为进行处理,指导家长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益。

六是强化收费监管管理。严查举办者或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教育部门审批的10所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全部纳入“教育资金监管平台”,监管金额52万余元,培训机构均依法依规与银行签订监管协议采用银行托管模式开立的专户和风险保证金模式开立的专户,核定的风险保证金额度符合要求,严格执行收费时段规定,落实培训收费公示制度,检查中未发现存在诱导家长或学员使用“培训贷”缴纳培训费用情况,严格实行校外培训机构“大额资金流动”“最低余额”管理,防范“卷款跑路”等办学资金风险。

七是严把材料人员审核关。为深入做好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治理、提升水平、防控风险”,根据教育部监管司和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材料和从业人员专项排查的通知》(闽教便函〔2022〕1280号)要求,市教育局组织我市学科审核鉴定专家委员会成员7人审核我市10所培训机构培训教材93册,其中正式出版物87册,数学自编练习6册,培训材料管理使用规范,材料编写、选用、备案等均按规定程序进行,未违规使用境外课程教材。根据三明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员工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工作的通知》(明教便函〔2022〕57号)要求,由培训机构报送教职员工人员名单信息形成函件送请培训机构所在地派出所协助查询违法犯罪记录,核查培训机构从业人员90人均无违法犯罪情况,培训从业人员资质符合管理规定,无违规聘用外籍人员,从业人员已录入监管平台,排查中未发现存在传播错误观点、散布虚假不良信息等现象。

八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瞄准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和家长群体,通过发布提醒、致家长一封信、家访活动、公众号宣传、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人观念,节假日期间不参加学科类培训及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积极宣传国家、省和我市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有关政策精神和最新工作进展,促进社会公众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4月份通过永安教育信息中心向社会发布关于防范校外培训风险致家长一封信提出科学认识校外培训、切勿轻信广告宣传等8条建议,点击量达6127人次;7月份通过永安教育信息中心向社会和家长发布《关于深化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致家长的公开信》,提醒家长谨慎选择校外培训、规避校外培训陷阱、抵制隐形变异培训,点击量达到5555人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