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育系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牵头制定三明市中小学生“七彩暑期 护航成长”主题活动工作方案,联合多部门协同开展学生暑期托管惠民服务,全市12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和8个市、县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及设在各中小学的教学服务点,约近3万名学生报名参加学生兴趣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三元区教育系统依托社区和学校,在校开展“阳光雨露·青春护雏”留守儿童夏令营,学校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永安市除了以学校为主体开办暑期公益托管班服务外,还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红色教育基地等社会教育资源,多途径开设暑期“公办托管班”。三明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暑期到永安青水畲族乡开展爱心支教活动,根据少数民族儿童的年龄和特点精心设计,开设粘土、武术、生活科学、党史宣讲等系列课程。清流县教育局和县童行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开设职工子女暑托班,为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环卫工人及有困难职工的子女,以及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特长培训等服务。沙县区免费实施两周“3+2”模式(即上午3节课、下午2节课)暑假托管服务,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得到充分休息,结合附近社区,合理开展集体游戏及文体活动、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开设“诚毅农场”,组织学生开展农事劳作,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提高综合劳动技能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狭小的课堂走向博大宽广的大自然;武陵“八一”希望小学开展“少年军校”夏令营活动,体验军旅生活,接受军事训练。市综合实践学校开展暑期“亮剑一夏 雏鹰成长记”和“三明市少年军旅”夏令营等活动,共有1000余人参加。
宁化县:“三大举措”为民办事送服务
一是补好“质量短板”。推进《宁化县中小学幼儿园总校制实施方案》,带动新建校、薄弱校和农村校快速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按照“退一补一加20%”,提高新教师招聘质量,计划新招聘教师178名,返聘退休教师和招聘编外顶岗志愿者各30名。加快宁化城南工业园区幼儿园、宁化一中图书馆综合楼等项目建设,扩大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供给,解决就近入学难等问题。二是做好“党建+服务”工作。在小学适当开展延时服务,在校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减轻家长负担。做好特殊生辅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改变工作作风,微笑服务学生、家长,提高百姓幸福感。各党支部开展与社区共建、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故事宣讲、招生政策宣传、党群共建学习沙龙、交通劝导及社区服务等活动。三是办好“助学工程”。县教育局在“一心为民、一心为公”中为群众事办实,通过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管理,对贫困学生建立“一生一档”,把“扶志”“扶智”“扶助”相结合,切实落实精准扶贫助学政策。为学生积极争取社会及企业资助,提供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资金、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等切实服务进行帮助。
尤溪县:“三个坚持”推进课后延时服务
一是坚持系统集成,稳步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支持、教育主管、机构参与”四级保障体系,将课后服务试点工作纳入全县重要工作议程,对全县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主体、服务方式、服务经费”等7项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符合县实际的实施路线图,推进实验小学、城关小学等6所城区小学先行先试,形成示范。教育、总工会、财政、人社、民政等部门联合制定《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坚持规范管理,破解难题。采取“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成本”运行机制,以第三方社会培训服务机构作为服务主体,学校免费提供场所和设施设备支持,家长承担部分服务成本,利用省、市、县相关部门补助经费,对学校及特殊学生群体给予适当服务费用补助;探索课后延时“小班化、本班化”服务,强化课后延时服务班日常管理,设置服务管理记录档案等内容;由县教育局牵头建立“双随机”检查制度,加强课后服务工作全流程监管,并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县教育、总工会、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年度检查评估制度,联动督查。三是坚持创优服务,提质增效。依托第三方公司建立管控一体化食品追溯监控管理系统,通过“建设标准食堂、聘请专业厨师、优化餐食配送”等方式,提供每日每餐不重样,确保配送食品“专间分餐、保温保质”,并明确文明用餐要求,推行“光盘行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活动,设置“纠偏补弱、特长发展、综合实践”三大类延时服务课程“套餐”;鼓励学校教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志愿报名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