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局,局属中职、中小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环保和生态文明意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环保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60号)和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中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着眼发展全局,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要求的必然举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中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明确中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一)落实环境保护教育课程课时。各中小学校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有关规定,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确定环境保护教育教学内容,制定分年级环保教育计划,每学年环境保护教育教学的课时数不得少于12课时。要积极订阅环保教材和知识读本,使师生了解基本的环保常识。各中小学校环境保护教育课程要做到教材、教师、课时、考核和评价“五落实”,环境保护教育普及率须达到85%以上。
(二)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学科渗透。各中小学要结合本地本校自然和生态环境特色,认真编写环境保护校本教材,开设环境保护校本课程,运用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在语文、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环保宣传教育。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学科教学结构,有计划的开发学科教学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渗透点,提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实效性。各地各校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标准,将学生的环保活动力、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等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五个一”活动。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要积极策划,认真筹备,在每学期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以环境保护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活动,在全校开展一次环保主题班(队)会,举行一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征文和演讲比赛,开展一次环境保护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一次“清新福建”环保实践调研活动,提升师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师生为保护良好生态环境贡献力量,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添砖加瓦。
(四)加强环境保护主题实践基地创建。各地各校要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综合实践基地和学校少年宫作用,推动在教育部门所属的校外教育场所设立环保展厅(室),添置相关设施设备,丰富宣传教育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环保宣传教育专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强化实践育人成效。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环保、林业、农业、质检等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创建环保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并在门票、交通、路线、时限等方面减少环节设置,为中小学生接受环保教育提供便利。
三、强化保障,建立健全中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等工作,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德育工作要点等范畴,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各中小学要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学方案,落实学校管理和教学渗透,在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中促进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环保理念和意识。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真履行教育部门职责,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引导和培训,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强、工作激情足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队伍。
(二)营造浓厚氛围。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LED电子显示屏等,广泛刊登环保标语、宣传画,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网站、微博、微信发布环保教育的图文、音视频、微动漫等,大力营造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流动家长学校”的作用,对家长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家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在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做法、先进人物(群体)感人事迹,各地各校要主动联系新闻媒体,组织开展宣传报道。
(三)加强环境整治。各地各校要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广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 大家都向我看齐”等活动,有效杜绝师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植被、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按照“五无”(地上无痰迹纸屑、门窗无破损、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痕、卫生无死角)等要求,持续对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厕所等公共场所的卫生面貌和整体秩序进行全面集中整治,确保学校环境整洁优美。同时,要联合环保、综治、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学校周边噪音、粉尘、空气污染等问题进行深入排查,建立台账,督促抓好整治落实,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四)强化督导检查。市教育局将把参与环保宣传教育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纳入教育督导、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范畴和对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单位)年终考核内容。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考核要求和目标具体化,完善督导评估机制,明确督查内容、方法和要求,加强业务指导,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并要求有关学校(单位)限期整改,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地各校要保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经费投入,推动中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三明市教育局
2017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