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案例入选2023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
来源:市教育局初教科 时间:2024-03-18 15:09

  近日,《2023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发布,我市选送的案例《福建省三明市:弹好普惠“四重奏”,让适龄幼儿在家门口入好园》入选2023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

  

 

  据悉,《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自2017年开始研制,每年年初发布,已成为记录、引领、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份重要文献。2023年度报告由3个子报告构成,分别为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分析、中国中小学教育新进展新趋势、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力图在分析政策中把握价值导向,在聚焦研究前沿中把握发展趋势,在关注实践探索中把握新鲜经验,分量十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面向全国分批征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典型案例”“基础教育年度典型案例”以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小学党建德育、中小学劳动教育和基础教育教研等主题案例,共收到近1200个案例。经过多轮严格慎重的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100个案例作为“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

  一起来看看我市入选案例的具体举措吧!

 

  福建三明:弹好普惠“四重奏”让适龄幼儿在家门口入好园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长期以来,“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是一直困扰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三明市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结合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积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切实提高群众教育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加大项目建设,谱写公办“主题曲”。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强化公办园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要求县(市、区)政府将公办园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做好公办园建设项目规划,有序推进公办园建设,每年在落实省级补助项目的同时,结合当地人口比例和增长状况,自筹资金新建一批公办园。二是拓宽发展形式。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公办园,为本单位职工子女入园提供便利,为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三是兼顾薄弱环节。2013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偏远农村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制定印发《三明市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走教工作指导意见》,共设立支教点134个,受益幼儿1274人,使原本偏远农村不具备入园条件的适龄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有效提高适龄幼儿入园率,做法成效得到教育部调研组充分肯定。2020年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园项目61个,总投资10.64亿元,新增学位1.83万个。全市现有公办园291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9.38%,位居全省前列。

 

  二、加强引导扶持,谱写民办“协奏曲”。强化政策引领,优化扶持方式,深入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创建工作。一是加强认定管理。制定印发《三明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及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办法》,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派驻公办教师、对口帮扶、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鼓励民办园提供普惠服务,并明确普惠性民办园保教费收费标准控制在当地同质公办园的1.8倍左右,最高不得超过2倍。二是完善经费保障。2020年起,按照不低于省定标准600元,落实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2022年,将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纳入《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三十三条措施》,明确参照公办园标准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600元提高至750元。三是推动持续发展。借助“总园制”办学改革,建立公民办幼儿园联动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优质公办园与民办园结对帮扶,落实公民办幼儿园联动教研和教师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民办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先后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16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7.76%,其中6个县达100%,有效保障绝大多数幼儿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三、规范小区配建,谱写入园“间奏曲”。聚焦解决全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副市长担任组长的治理工作小组,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下设由教育、编办、发改、住建等7个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联合办公室,负责专项治理日常工作。同时,指导各地健全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协同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印发《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夯实各县(市、区)主体责任,按照“属地负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长效治理”原则,明确分类治理办法和移交后公办园机构编制、教师配备,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动态监管等相关要求,有序完成13个小区(14所幼儿园)治理整改。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将拓展巩固治理成果纳入三明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回头看”,巩固配套幼儿园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使用治理成果。完善扶持政策和监管制度,形成小区配套幼儿园公益普惠、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各地积极将建成交付使用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幼儿园,切实满足适龄幼儿就近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需求。

  

 

  四、探索招生改革,谱写公平“交响曲”。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招生制度改革,率先在三元区中心城区公办园实施“多园划片”招生办法。一是注重政策衔接。在保留公办园“原有施教服务区不变”基础上,按照“多园划片、就近优先、志愿调剂”办法,将原本没有施教服务区的街道、社区按照相对就近和“一点对多园”原则划定公共施教区,纳入新建公办园和原有公办园剩余学位招生,实现施教区片内外“三统一”适龄幼儿100%录取到公办园,且大部分能够按照家长意愿相对就近入园,有效缓解了城区“入公办园难”问题。二是优化报名方式。改变传统线下报名方式,借助“e三明”平台,推动有关部门房产、户籍等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入学申请、户籍和房产信息比对、录取结果公布等全流程网上办理,减轻家长准备大量入学证明材料以及教师线下审核纸质报名材料负担,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突显教育公平。招生入学平台汇聚多部门提供真实、可靠数据信息,系统后台直接调用,有效避免信息误填、造假、误判等问题。招生全过程公开透明,家长可实时关注并进行监督,突显公正公平的特点。群众普遍认为新的招生办法贴地气、有亮点,相关经验做法在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三明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入选市年度服务群众“最佳举措”。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