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系列报道】德为本,爱育人
来源:三明市教育局 时间:2022-07-26 08:21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宁化县教育局自2018年4月起,积极推进“一校一特色”德育品牌建设工作。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为准则,秉承“立德树人”宗旨,始终以德育为引领,用爱的纽带联结与幼儿心的沟通,使幼儿情感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探索幼儿德育渗透规律,通过“六爱”育人,从培养幼儿“爱己”的自爱之心入手,通过四育、五径,将爱的教育提升扩大到“爱他、爱学、爱园、爱乡、爱国”,以“爱”为核心,引导幼儿感受爱、表现爱、传递爱,培养“知爱、有爱、会爱、敢爱”的孩子,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浸润,感受“六爱”氛围 

  环境作为无形的教育资源,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育人作用。园积极创设“六爱”德育教育环境,以“六爱”活动剪影与情绪、礼仪教育等主题的“六爱”绘本长廊为主,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于楼道、墙面,让幼儿在交互式环境中感受氛围,为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爱”的情感。

 

  生活渗透,培养“六爱”意识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程。抓住幼儿入园、进餐、午睡等在园一日生活的点滴细节,适时引导幼儿习得规则和礼仪。常态化开展文明小天使、国旗下讲话、小喇叭广播、亲子、社团等活动,每周一次“六爱宝宝”评选、班级流动红旗评比、每学期一次文明班级评选。以正面榜样的方式进行有效教育,从而使幼儿合理地判断事情的正误,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感受“爱”的快乐。

 

  课程融合,提升“六爱”品质 

  将德育主题活动与“童美”课程相融合,悟——语言领域中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学——健康领域中为达成目标要遵守的规则;探——科学领域中的知识力量;品——艺术领域的美好温馨;承——社会领域的爱心与感恩;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受到启迪,提升“爱”的品质。

 

  节日寓教,升华“六爱”情感 

  我国传统节日宛如一幅丰富的文化长卷,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园以传统节日为主题,设计并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迎新春·乐虎年”元旦系列活动等多元化的德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沐得传统美德的熏陶,体验“爱”的美好。

 

  主题深化,拓展“六爱”途径 

  主题活动是德育教育又一个契机,结合“六爱”德育特色,开展红色故事宣讲、“讲文明、守纪律”、“秋日·秋语·秋游”社会实践活动、“童心向党,爱心义卖”等主题活动,开展“情暖中秋 与爱同行”、“喜迎元旦,温情暖心”为主题的关爱生留守儿童活动,培养幼儿“六爱”情感,渗润“爱”的芳华。

 

  家园协同,共育“六爱”宝宝 

  充分利用家长中间蕴藏的丰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家长课堂”活动,请家长深入参加幼儿园德育过程,并将其与改善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心聚力完成幼儿德育教育任务,家园共育,滋养“爱”的种子。

 

  师幼同心,收获“六爱”硕果 

  在老师们爱的教育下,孩子们“爱”的情感在提升、“爱”的行动在继续,“爱”的教育故事、案例在生成,“爱”的成果在收获。 

  在爱的滋养下,每学期近300名师生参与国旗下讲话,300多名幼儿被评为“六爱宝宝”,160名幼儿参与文明小天使活动;评选“红孩子”“光盘之星”“阅读之星”“文明之星”“优秀播音员”共1000余名。每学年评选六个班为“文明班级”;近来,选送4000余幅幼儿作品参加各类创意绘画大赛,分获金、银、铜奖;幼儿表演的作品《客家卖货郎》在庆祝宁化客家事业三十年宁化客家方言展示大赛中荣获幼儿组一等奖、幼儿园荣获该比赛团体三等奖;2名幼儿在宁化县“童心向党”少儿红色故事演讲比赛,分获二等奖、三等奖。12名幼儿的作品分别在市、县“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作品大赛”中获奖,5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奖,该园荣获优秀组织奖。 

  每年6月份,举行大型义卖活动,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图书、艺术品进行义卖,迄今已开展17个年头,共筹得善款15万余元,捐赠给关爱母亲健康1+1基金会及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让创作的艺术美在“爱”中升华。

 

  德为本,爱育人。以爱育爱,给孩子心灵的支点,实幼的孩子们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正伸展出柔嫩的枝叶渴求阳光和雨露,在滋养中,演绎爱的真谛,传递爱的真情,培“六爱”之心,扬“六爱”之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