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系列报道】新时代特色校丨创新时代特色校 促学生多元发展(二)
来源:三明市教育局 时间:2022-01-27 10:20

  三明市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立足地域资源和自身基础,努力探寻特色学校创建的价值和意义,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于2011年开始陆续创建书法教育、体育传统、国防教育、校园足球、美育等特色学校,并于2018年进一步深化新时代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根植于三明地域特定社会自然和文化环境的新时代特色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的科技教育……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科技领航  匠心育人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坚持把科学素养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建立“3456科学教育机制”,弘扬学校科技教育办学特色,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在三明市首届中小学生建筑模型锦标赛中,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选手一举夺得“毛泽东故居”和“延安精神”场景设计制作赛两项集体赛团体第一名。学校“3456科学教育机制”获得三明市“教学成果奖”。 

  一、机制引领 

  学校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建立了“3456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即“三大层次——科学普及、科学提高、科学精英”,将科技教育活动进行多层次、阶梯性发展;“四大领域——科技模型、机器人、电子百拼、科技创新”,丰富科技活动内容;以“五大载体——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兴趣活动、辐射示范、科技大赛”为主抓手;以“六大措施——学校重视、队伍强大、课题引领、科技研讨、科技活动、校内外共建”为具体工作措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保障到位 

  学校优先落实科技训练和竞赛经费,每年自筹十多万元资金用于科技竞赛、添置及更新科技教育设施设备,满足学生开展活动的需要。建设了科技馆、科技实验室、制作室、标本馆等共6间教室;科技小广场、科普宣传长廊、学生实践基地(耕园)等科技实践阵地,共约2000平方米。至今,学校对科技教育已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万元。 

  建立“姜文海”劳模工作室。现有专职科技辅导员7名,兼职科技辅导员35名。 

  三、校本支撑 

  学校将科技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自编低、中、高年段《科学教育读本》,同时每周安排一节科技校本课,实现全校科技教育的普及。 

  四、活动推进 

  一是举办“校园科技节”、“校园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科普日宣传周”、“青少年科学体验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2012年以来学校共开展科技活动90余次,学生参与率达100%。 

  二是组织学生积极开展针对本地特色、学生兴趣、网络热词及科普设施设备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三是创办丰富多彩的科技兴趣班。由科技辅导员教授科技四模(航空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机器人、电子百拼及科技创新小制作知识。培养学生兴趣,进而发展特长,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科技竞赛。 

  五、大赛促进 

  学校选拔精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由科技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大赛累计获得294个团体奖项,个人奖突破2000人次。其中国家: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1枚、团体4项、个人47人次。省级:团体141项、第一名36项、个人807人次。市级:团体149项、第一名28项、个人奖940人次。 

  六、辐射示范 

  学校作为明溪县中小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领头羊,致力于促进全县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开展与科技知识的普及。每年承办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科技辅导员培训班。 

  学校与盖洋中心小学联合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共建活动;在瀚仙校区、枫溪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普知识讲座与科学普及活动;协助城关中学开展机器人比赛活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