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建议》(第20254046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建立筛查网络,动态管理健康。一是卫健部门建立系统性脊柱弯曲异常筛查体系,推动脊柱形态检查纳入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项目,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均有开设脊柱弯曲异常门诊业务,提供预防、治疗等医疗技术支持,针对课业时间碎片化特点,除原本上班时间外,部分医疗机构在夜间及班外时间也可预约治疗。二是建立脊柱健康数据档案,规范化记录筛查内容,一人一档随学籍变化,动态观察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脊柱弯曲异常进展,及时反馈筛查结果,结合大数据和AI智能化施行动态分级管理,从体态健康指数、侧弯风险预警、干预效果评估和个性化干预建议等方面精准评价监测结果,为儿童青少年健康保驾护航。
二、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家校合作。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普及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及读写姿势。目前,学校通过健康教育课程、主题班会、校园广播、观看科普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脊柱侧弯的危害、预防知识和正确的坐姿、站姿。学生能直观了解脊柱的生理作用以及不良姿态对脊柱造成的影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身边人的不良姿势进行辨识,对照纠正自己的姿势。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脊柱侧弯防控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脊柱健康,监督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伏案学习、减少使用电子设备时间等。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普及儿童健康知识,提升家长和儿童健康素养。
三、督促体育锻炼,改善学习环境。 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通过体育课、阳光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室外,有效预防学生脊柱弯曲。积极倡导学生形成良好健康行为,培养正确坐、立、睡、行姿势习惯,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改造不达标视觉环境,2020年至2024年,我市共改造中小学校教室照明7225间。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调整学生座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四、完善医疗保障,发挥中医疗效。目前我市医保部门已将前路脊柱旋转侧弯矫正术、脊柱侧弯矫正术(后路)等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医疗救治得到有效保障。我市居民医保在统筹区域内住院医疗费用实行C-DRG收付费管理,不分医保目录内外,不设起付线,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55%,个人负担明显减轻。为更好地发挥中医适宜技术“治未病”在预防保健、康复中的作用,自2021年1月起,把普通针刺、温针、隔物灸法、骨折手法整复术、小针刀治疗、中药化腐清创术、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等37种中医非药物治疗项目参照职工医保一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中药饮片管理,不设门诊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至80%。
下一步,我局将协同卫健、医疗保障等部门,继续加强家庭宣传教育,面向广大家长和儿童开展包括脊柱健康在内的健康知识宣传,做好诊断、筛查、治疗等工作。同时,利用“4.23”世界读书日、“5.15”国际家庭日、“六一”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公益劳动、亲子健身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家长、儿童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领导署名:刘铭盛
联 系 人:谢 荣
联系电话:8238356
三明市教育局
2025年5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