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办函〔2025〕69号
罗少棠代表:
《关于统筹推进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第0172号)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我国人口构成正在面临变化,尤其体现在学龄儿童数量的下降,对教育领域造成压力。根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765万,2024年的出生人口为954万,呈逐年减少趋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先短期缓慢上升,在2024年达到峰值,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我市的情况与全国各地的情况大致相同,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市中小学将面临小学阶段教师超编和中学教师缺编问题,您提出的建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下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要求各县(市、区)组织做好专项调研,对本区域的出生人口变化情况进行摸底,掌握实际情况,做好学龄人口变动及学位需求测算。对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研判,未雨绸缪、系统谋划。面向2030年推算全县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体规模、学段分布、区域分布等演变情况,梳理分析学龄人口变化将给全县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带来的若干挑战。
二、调整学校布局,提升师资配置效率。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提高效益”原则,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强生源预测摸底,动态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与学位存量供给之间的平衡,建立学位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布局。
三、多渠道调配补充师资,化解师资配置矛盾。中小学校根据班额、生源、师资结构、学校类型等实际情况,优化各学段教师配备,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峰谷应对有序。今后几年退休人员空出的编制,除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补充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师资外,大部分用于高中、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探索通过总校制办学、学区(乡镇)内走教等方式,支持教师跨校兼课;通过返聘银龄教师、安排实习顶岗教师、录用参聘教师等多种方式补充教师;逐步压缩非教学岗位,后勤等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组织部分年富力强、学有余力的教师开展多学科教学能力培训,引导小学富余教师取得初高中教师资格证,通过培训跟岗学习后,考核评定合格跨学科跨学段任教。
四、探索跨县域支援办法,补充县域师资不足。在县域内编制调剂后仍无法满足需求的,要从教师富余的县(市、区)选派跨县域交流、支教等。同时,对跨县域交流、支教教师要出台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职称评审、子女教育、支教补助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五、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激活师资流动机制。持续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和职称岗位职数统筹管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教师人事关系和聘任交流,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有效化解县域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矛盾。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充分考虑乡村小规模学校、城镇化进程和高考综合改革的实际需要,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数。实行教师统一招聘、分配和管理,优先保证缺编学校和农村短缺学科师资需求,缓解结构性、阶段性师资短缺问题。
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以县为主”的教师编制管理责任。将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和师资编制调配工作纳入县(市、区)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统筹规划、决策执行工作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综合考虑人口出生率变化、人口流动、教育改革、城乡分布、学段要求、学科结构,前瞻性研究学校布局和学校教师配备等。
再次感谢您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宝贵建议。
领导署名:刘铭盛
联 系 人:李宜韬
联系电话:8222954
三明市教育局
2025年5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