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求加大地方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第0116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代表提出的建议很及时、很有针对性。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及省、市已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方言保护力度。我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地方方言保护、传承工作,积极配合文旅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探索了一些经验做法。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方言教育与传承列入学校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项目中。如永安市贡川中心小学每周开设永安话社团课程两次,聘请贡川本地人、退休教师、老年大学志愿者担任任课教师,已持续多年,受益小学生累计达1.9万余人次。部分学校还聘请方言专家与本校本地教师一同编写方言校本教材,供学校使用。如沙县区三官堂小学开设了沙县话校本课程,编撰适合各学段学生学习的沙县话校本教材。另一方面,创新宣传载体媒介,如组织师生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方言展示活动。自2022年以来,宁化县客家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文旅、教育等部门联合举办客家方言展示大赛,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与此同时,配合建好方言有声数据库,自2013年起,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项目,截至2019年,完成79个闽汉语方言点的调查任务,覆盖我市部分县(市、区)。
据了解,省教育厅近期将下发《关于加强福建方言保护传承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各地各校应加强本级语委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机构组织体系和人员配置,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主动承担更多方言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责任,将本地方言保护列入本部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在统筹组织、政策支持、课程开发、教学资源与经费保障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学校在方言保护传承上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校本课程、兴趣社团、课后服务、节目展演、研学体验、空中课堂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方言文化魅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下一步,我们将协同相关部门健全方言保护传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方言教育与传承列入学校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项目中,并将方言宣传与保护工作与校外教育、学生研学活动有机结合,提升活动吸引力。
关于代表提出的在招聘幼儿园及小学教师时,部分岗位将地方语言考核列入招聘条件的建议,2024年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要求,要严格招聘程序要求,优化岗位条件设置和资格审查工作,增强招聘考试针对性和科学性,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实施招聘,明确招聘岗位类别和等级,科学设置学历学位、学科专业、年龄、工作年限等条件,不得设置歧视性、指向性以及不合理的限制性条件,坚决防止“萝卜招聘”“因人画像”等问题。鉴于以上原因,在教师招聘过程中不允许设置地方语言等相关歧视性条款。
领导署名:刘若嘉
联 系 人:谢 荣
联系电话:8238356
三明市教育局
2025年3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