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22405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三明市教育局01 时间:2022-05-24 17:04
明教办函〔202283
 答复类别:B

颜建光等委员:

《关于扩大三明学院师范类招生比例、加大三明市基础教育服务力度的建议》(第22405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结构,解决中小学教师招聘难问题,我市于2018年开始实施市级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招生三年来,公费师范生生源充足、质量较高,得到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考生家长及考生的广泛认可,是一项多方共赢、惠民利民的好政策。2021年,三明学院师范生招生数占比数从13.85%增至22.18%,专业从7个增加至9个。2021年公费师范生招生实现“三突破”——录取数突破,录取人数增至251人,比2020年增加29人;专业数突破,招生专业由最初的2个增加至9个,覆盖全部师范类专业;录取模式突破,实现按县单列录取。因公费师范生教育正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你们的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启发性。下阶段,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不断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制定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方案。我市将制定和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方案,出台预留编制和岗位定向培养师资的特殊政策。2022年,我市将根据各县(市、区)中小学教师岗位空缺和补充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各县(市、区)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当地师资自然减员等因素,客观、真实、准确地提出今年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需求计划,福建师范大学、三明学院均将实现按县单列入取。福建师范大学实现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公费师范生培养,三明学院将小学教育、英语、学前教育三门学科调整为物理、历史兼招,同时增加政治、化学的公费师范生培养。

二、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培养水平与培养规模。我市将继续委托三明学院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采取委托定向招生、公费培养、定期服务试点等途径,定向培养“本土化”小学教师公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所需经费由公费师范生所在县(市、区)财政承担,同时按规定享受师范生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纳入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安排。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县(市、区)学校任教,为我市培养“一专多能”小学教师,满足我市师资补充需要,努力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小学教师。鼓励优秀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鼓励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参加生物、地理等专业教师教育培养项目驱动创新班,通过修读教师教育相关课程、参加教育实践等方式,全方位提升非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素质,实现短期内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三、落实政策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健全中小学教师与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1+4正向激励机制,坚持“优教优酬、多教多酬”,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教育工作特点的绩效激励机制。同时,进一步明确教师的特殊重要地位,凸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采取务实举措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四、实施师范生学费代偿制度。实施学费代偿制度(不含公费师范生),吸引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从 2020 年起新录用到我市乡镇(不含县级政府所在镇)及以下公办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应届或往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在履行相关协议和符合有关要求的前提下,任教满 1 年后每人每年退费 5000 元,连续退费 4 年,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承担。构建完善下得去、上得来、留得住激励机制,吸引鼓励大学毕业生留明就业。

 

领导署名:刘若嘉

联 系 人:李宜韬

联系电话:8222954

  

三明市教育局

2022518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