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223013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三明市教育局01 时间:2022-04-11 11:03

明教办函〔202250

答复类别:A

 

农工党三明市委会:

《关于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第22301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精髓,我市教育系统把开展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与课程学习、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等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传统文化艺术在课堂。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艺术,课堂教学是基础。一是抓好学科渗透。各校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的因素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二是开设艺术课程。各校均开设书法课,自主开发了《硬笔书法教程》等校本教材,各校的美术、音乐课融入了丰富的国画、书法、戏曲、古典音乐学习鉴赏等内容,提升了同学们的传统艺术素养。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各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践行活动。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

二、优秀传统艺术进校园。各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传统艺术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一是重协调。协调文旅部门和艺术馆、客家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戏剧、古琴、书画展等优秀艺术进校园交流活动。市区22所学校邀请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进校园演出活动,以文育人,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请进来。沙县区文化馆定期到校进行摄影展览、书法展览、沙县乡土人情油画展览、非遗物质图片展览,为学校图书馆赠送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本。永安市小陶中心小学开展乐器“竹角”非遗进校园活动,请民间艺人进学校指导、训练。三元区列西小学邀请列西村当地的莆仙剧团和南音剧团走进校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南音的独特魅力。三是走出去。我市倡导中小学生每学年进一次剧场、一次博物馆或美术展览馆,感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多所学校组织学生到三明市艺术馆、参观书画作品展,欣赏传统文化艺术。

三、传统艺术展示搭平台。我市各地各校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孩子们在展示交流里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脑子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基因。一是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已连续三年举办三明市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各地各校推送了大量优秀作品。鼓励广大师生诵读经典、传承经典,以赛促读、以读促学,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二是举办市级艺术节系列活动。2021630举办了三明市第八届艺术节启动活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11月下旬在三元区第一实验学校和三元区沪明小学举行了四场全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表演类现场比赛,有102个节目、2300余名学生参演,丰富了艺术实践活动。

2022年,我局联合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三明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作品大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公益性演出进校园”活动,联合市文联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喜迎二十大,乐享‘福’文化”书法大赛,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刘若嘉

联 系 人:林朝魁

联系电话:8238356

 

                                 三明市教育局

                               202246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