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第20400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三明市教育局01 时间:2020-05-28 09:46

        明教办函〔202052

答复类别:B

 

民革三明市委员会:

《提升“总校制”打造市区优质教育高地》(第204001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共同办理。现汇总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共识共为,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和学校群策群力,切实把总校制办学改革作为打造优质教育高地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统筹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7个总校,101个分校,参与改革试点的学校共158个。幼儿园总园从原来3个增至16个,小学总校从原来2个增至15个,初中总校从原来3个增至19个,高中总校从原来的2个增至7个,其中,单一法人组合有16个,多法人组合有41个。实现了12个县(市、区)全覆盖和基础教育各学段全覆盖,受益学生约8万名,约占全市学生总数(含幼儿园)的21%。在改革过程中,各地各校在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我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在实施总校制办学改革中,也存在校际隶属难以打破、多校深度融合困难、教师统筹有待破解、经费保障有待落实等难题,贵单位的建议为我们下阶段全面推进总校制办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不断完善总校制办学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我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打造市区优质教育高地。

一、扩大试点范围。遵循总校制办学改革规律,准确把握总校制办学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根据各地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情况,适度控制总校数量,侧重增加分校总量。聚焦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学位不足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重点推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总校制办学改革试点扩面增量;推动改革向职业教育领域延伸辐射,开展中职学校(院)总校制办学试点。丰富拓展总校制办学改革模式,探索实践“二级总校制”改革,即“优质分校再带分校”做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延伸,进一步扩大总校制办学覆盖面。

二、破解体制障碍。以总校章程为抓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细化并赋予总校长在人员、经费、分配等问题上的权限,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特别是探索突破“二元制”瓶颈,提高总校制办学水平。探索创新教师引进机制,由总校成立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招聘,并由核心校统一培训后安排至各成员学校。落实人事编制,优化职称结构比例,在教师选任调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适当增加输出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的核心学校教师编制和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数。

三、持续深化推进。加强行政和教研联动,加快推动三明教育学院成立总校制办学改革工作专班,强化总校制办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深入推动《关于进一步推进总校制办学改革十条意见》贯彻落实,鼓励和支持学校自主创新,选择符合教育规律、适合本校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既落实“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不断深化拓展总校制实现形式。加强总校制办学监督考评,探索建立总校制办学改革评估体系,实施定性和定量评价,全面激发总校制办学内在活力。

四、进一步促进教师循环。健全流动教师绩效考评制度,积极探索教师统一调度和循环教学制度,工作量不足的教师可以实行跨校教学;确保同学段和不同学段的教师有5-10%3-5%左右的教师进行互派。总校派出到分校的干部和教师,可视同到薄弱校任职任教经历;分校派出到总校挂职、任教的干部和教师,给予绩效考评分倾斜。循环交流教师,干部人事关系在原校不变,在职称评聘、晋级选任和评优评先上予以优先考虑。

五、进一步创新人事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县管校聘”机制,对总校内教师进行整体管理。进一步统筹总校内学校的职称(务)和编制,探索实施总校内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学校调整的办法,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适当予以倾斜;人社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根据省制定的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对中小学校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分别核定岗位设置总量,实行总量控制和调剂使用。在教师待遇保障上,逐步实现总校与分校基本同工同酬同待遇。加大新教师培育力度,总校统一培养新入职教师,一年后再另行安排。

六、进一步夯实经费保障。切实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督促各县(市、区)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校制办学补助,保障总校制办学中教师交流、课程开发、教科研联动、教师培训、场地资源共享等方面需要。

 

领导署名:涂林

人:李宜韬

联系电话:8222954

 

 

 

 

三明市教育局

2020年5月20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